「我們家寶貝的鋼琴老師上課很認真,上課的時候不是小孩彈就是老師示範,要說話也都是講曲子或是節奏,不會一直講別的,也不會做其他的事。」

不只一次聽到家長「稱讚」音樂老師的重點放在上課是否持續不斷地彈奏,也不只一次聽到其他老師們反應因為讓孩子上課聽音樂或是跳舞,藉以感受音樂帶來的情緒和律動的變化,被家長投訴老師上課都在用手機或是小孩沒有一直坐在鋼琴前。


我們先思考一下,音樂課到底要學些甚麼呢?

演奏技巧顯然是必需的,我們送孩子上鋼琴課不就是要他「會彈鋼琴」嗎? 小提琴課不就是要「會拉小提琴」嗎?

演奏技巧主要著眼於肢體的控制,譬如手指的靈活性、運弓的角度、音量的控制、觸鍵的變化或音準的追求,而良好的肢體控制能力來自反覆不斷地練習,有如運動員一般,反覆的訓練可以增強肢體控制的精準度和肌肉的強度,正好符合很多家長期待的「整堂課彈好彈滿」,正是演奏技巧的反覆練習。


只學到演奏技巧就是理想的音樂課程嗎?

往往當孩子學了一陣子之後,就會聽到家長反應「他彈琴就是劈哩啪啦的狂風暴雨,都沒有甚麼感情」。

音樂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情感的表達,正確且豐沛的情感表達,除了來自精準的演奏技巧之外,音色的想像和情緒的掌控主要是生活經驗、大量閱讀和日常觀察的累積;也因此,多聽、多看、多閱讀和多觀察是產生好音樂的必要元素,而生活中,文化素養的累積需靠父母的引導和陪伴,而上音樂課的時候,老師可以給予孩子甚麼樣的輔助呢?

舉例來說,一些初級的教本中會出現貝多芬第九號合唱交響曲的知名片段歡樂頌,由於僅有單旋律,歌曲聽起來簡單輕快;但這首世界名曲,原本是管弦樂團配上大合唱,磅礡輝煌氣勢如虹,顯然跟只有單旋律的小品大異其趣,這時候老師是否該介紹樂曲的背景,諸如作曲家生平、特色、曲子的特點,甚至讓學生聽聽原版音樂是甚麼樣子呢?如果這時候老師點開Youtube讓孩子觀賞這曠世鉅作,除了介紹作曲家,又或許讓孩子試著比較幾個樂團版本的不同處,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和敏銳度,這樣「沒有彈好彈滿的鋼琴課」,是否該被定義為浪費時間或老師不認真?

又或者,遇上了各國民謠曲調,很多孩子往往指著譜上的圖片問為什麼這些人穿得那麼怪又或是這個樂器是甚麼...等等問題,老師就算再怎麼認真解釋何謂德國、美國民謠,某種樂器聲音的特色,都不如讓孩子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感受來得強烈、記憶來的深刻 (如果能直接接觸到效果更好),藉由一首簡單的鋼琴小品,讓孩子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事物和樂曲的來龍去脈有初步的接觸和了解,不是比單純的動手指彈奏更有意義和樂趣嗎?


另外,許多孩子上個別音樂課之前,先參加了團體律動課,課程中多少會加入一些遊戲活動,當孩子進入個別課之後,音樂瞬間從唱唱跳跳轉變成坐端正(或站直)、不可以歪歪扭扭,不斷一次再一次地彈奏,適應不良而排拒上課的不在少數;如果老師上課過程中,依著進度,帶領孩子唱唱旋律跳跳舞,感受旋律的律動和音樂的表情,或者加入音樂遊戲,如有教學功能的音樂遊戲卡牌或其他輔助教具等,在開心的氛圍下加強認譜和樂理的概念,強化教學效果,其實比單一的彈奏練習更能增強學習樂趣和提高專注力。

畢竟孩子的集中力不比成人,學音樂的重點除了技巧訓練之外,文化素養、音樂性和鑑賞力的厚植更應被重視,適時的在課程中安排一些音樂欣賞、音樂遊戲和活動,不但能喚回孩子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習更多元更完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sic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