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https://goo.gl/NUe84D )

身為音樂人看到這個研究標題, 應該要欣喜若狂還是檢討自己肚皮的肥油呢? 害我默默陷入兩難。

 根據布魯克林執業醫生Dr. Edward Podolsky研究, 快節奏的音樂可以提升代謝速率、心跳速率、血壓和增強肌能量, 而輕緩的音樂則相反。當跑者聆聽快節奏的音樂時, 能夠增強跑步的效率、有氧耐力和延長跑步時間、減緩疲勞-特別是當音樂節奏與運動節奏一致時。
 另一個來自紐澤西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的研究,將參加減肥營的民眾分為聆聽音樂組與無音樂組,六個月後,仍然堅持留下的實驗者, 音樂組有98%的人留下, 而非音樂組僅有68%; 音樂組平均減去16磅和4%體脂肪, 反觀非音樂組僅減去不到音樂組的一半。


音樂真的會影響進食嗎?
 吃東西不就是吃東西?  想想烤爐上滋滋作響的牛排, 滑順香濃的烤布雷, 又或是派對上鋪滿餡料的大披薩, 食物美味與否才是重點吧!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 人類進食行為會被許多外在因素影響, 譬如嗅覺 、聽覺、視覺、環境等, 譬如擺盤精細, 色彩明亮的料理, 會勾起人的食欲, 這些綜合因素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的進食行為。
 英國牛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也發現, 不同的音樂型式甚至會影響人的味覺, 快節奏、多破音的音樂會使食物的辣味增強; 高音頻的音樂會增加甜味, 而低音頻則會強調苦味, 所以當播放高頻音樂時, 不愛吃蔬菜的孩子會覺得口中的蔬菜比較甜; 當音樂節奏越快, 易使人用餐更快; 平均而言, 輕緩的音樂讓人每分鐘吃下三口食物, 反觀快節奏的音樂讓人每分鐘吃下五口食物。

其實人類在進食20分鐘左右後, 大腦會發出訊號讓人意識自己吃飽了; 研究發現, 快節奏的音樂會讓人越吃越快, 減少咀嚼的次數, 導致大腦中樞不滿足又會使人吃下過多的食物, 自然增加卡洛里的攝取; 另外快速的進食不利消化, 增加腸胃負擔和增重的風險。

 另一方面,一個英國的研究團隊在餐廳提供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音樂: 古典樂、流行樂和沒有音樂, 結果顯示撥放古典樂時, 顧客會花更多的錢點菜 (吃更多的意思?!) 研究團隊認為, 音樂會連結人們對味覺的感受和用餐時的氛圍與速度, 並觸發飲食習慣的改變 - 無論是不是自願的。
  換句話說, 如果聽到耶誕歌曲, 會刺激味蕾想去烤個小蛋糕, 或是讓你想到蛋酒和冬夜裡香噴噴的肉桂捲,不如來首巴哈的賦格的藝術吧,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少吃一點也說不定。

 

 音樂還真的能讓你瘦 - 如果選對的話
 運動的時候要選擇符合運動強度的快節奏音樂, 譬如Katy Perry、FloRida等人節奏強烈的歌曲,而用餐的時候選擇輕緩的音樂能讓你保持身心愉悅和適度的用餐節奏,譬如Bossa Nova和Slow Jazz等類型的音樂,來首帕華洛帝的公主徹夜未眠可以讓你的咖啡更香醇,而來首瑪丹娜則可能讓你多跑幾公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usic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